资讯新闻
news center微信公众号5个月赚200万粉丝 网红咪蒙都写了什么
来源:www.xmheigu.com │ 网站编辑:黑谷 │ 发表时间:2016-11-25 14:41
咪蒙火了。从《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致low逼:不是我太高调,而是你玻璃心》这两篇文章开始听说她,关注她,到现在她的文章,名字频繁出现在我的朋友圈。
她在《如何写出阅读量100万 + 的微信爆款文章?》一文中,表示写了2个月公众号粉丝40万,那时11月26日。
自9月15日 发第一篇文章到12月 底,咪蒙一共发了70篇文章,篇篇文章阅读10万 +,有些超百万。
不是都说微信公号人口红利期已过,造个新号很难?
咪蒙究竟都写了什么?让她在朋友圈名声大噪?
即使是现象级事件难以模仿,但是否有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方法?
5个月前,咪蒙烧光了400万,一度到了依靠抵押房子还债的地步。之后她开始写公号,十几年专栏作家的经历对付新媒体写作信手拈来,再之后《致贱人》、《致low逼》走红,赞弹不一。像一直小众的民谣歌手突然走红一样,咪蒙的粉丝开始出现现任和前任,在网络世界里风风火火地撕逼了好几天。
“他们为什么要逼我当莫言拿诺贝尔奖呢?我尊重小众的人,我希望小众的存在,但我也想告诉小众的人,不要不平衡,因为你选择了小众。”
有了成功开垮一家公司的体验之后,咪蒙反而心更大了。跌倒一次,她创业的信心和决心都不降反增。这回她觉得自己一定能成功,所倚杖的是许多传统媒体出身的人开始不断动摇的信念:内容为王。
创业:现实把野心碎成渣
去年12月份,咪蒙写了篇《我是如何把一家公司开垮的》总结经验,在咪蒙的设想里,这家名为“万物生长”的公司自带硅谷基因,一出生就朝着最牛逼的路数去,作为一家影视公司,立志有天在祖国的南海边跟北方的华谊兄弟分庭抗礼。
但是到去年八月,这家计划着两年内上市的万物生长停止生长了,寿命10个月。虽然在文章里极尽自嘲,但“失败真的很闹心的,好吗?”
总结失败经验,咪蒙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创业初期,自己完全没有分清主次。那时候她每天都很忙,行政要管、财务要管、市场要管、企业文化也要管,把大把精力放在自己不擅长的事上,单单没时间管内容。
她甚至招了一个人专门做大数据,“一个牛逼的公司怎么能没有大数据岗位呢?”,而实际是,当时公司的体量根本难以匹配这样的设置。
估值层面,蓬勃的野心拦也拦不住。当时做的网络剧每月有一两千万的点击,并且按照自己画出的那些饼,在参考了两家投资商的意见后,这家初出茅庐的公司估值了一个亿。
内容层面,她自信凭借多年传统媒体的经验,跳到影视圈,小菜一碟,简直不要太轻松。
她野心勃勃,公司有30多个人,承接了3个网络剧、一个剧评、一个大剧,同时做5个项目,“说不定哪个就成了《琅琊榜》呢”。
结果《琅琊榜》没出现,公司的钱烧光了,万物停止生长,咪蒙哭了三天三夜解散了公司的大部分人。
她说自己不是一个好老板,因为自己创业过程中的决策失误,连累了一堆拼命为她工作的人。但一个意外收获是,在此之前几乎不晓得“责任”为何物的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任何失误,都可能要整个团队买单,“我特么再也不敢任性了。”
内容:鸡汤是时代刚需
去年9月15日,咪蒙以一篇《女友对你作?你应该谢天谢地,因为她爱你》强势攻占朋友圈,因为之前10几年报社编辑和专栏作家的经历,写这种爆款文章对咪蒙来说才真是信手拈来的事。
原来报社的同事、身边的朋友们涉足自媒体的并不少,咪蒙进军公号的时候,人们认定微信公号红利期已过,“公号狗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
(咪蒙说,做内容是自己最擅长也唯一擅长的事)
咪蒙不信邪,即使把公司开倒闭了,她都觉得最最核心的是,作为一家主打内容的影视公司,自己没有把内容做好。
至于什么是好内容,咪蒙看着很多传统媒体转到新媒体,“看着他们干着急”。她关注了100多个公号,每天都会浏览,她发现可看的内容真的很少。看了4个月,好文章也就10到20篇。
咪蒙着急的是,自己原本喜欢的许多人,转到了新媒体平台上,方法和套路都满是一副自娱自乐的陈旧劲儿,不知道这个时代发生了什么。
关于迎合大众情绪的说法,她也觉得莫名其妙,“我写的都是我想说啊,写《致贱人》、《致low逼》的时候我就是很生气,真要装出人畜无害的样子,谁看啊?”
咪蒙过去也是个鄙视鸡汤的人,但经历了一年创业不归路上的折磨,“我太需要鸡汤了。”
“时代那么快,人们每天生活的那么累,好不容易逮空看个公号你还给他讲大道理,谁理你?后台数据显示,骂人的文章就是数据最漂亮的,人们需要发泄情绪,鸡汤是时代刚需。”
但迷蒙又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她写了大量的书评,之前没人看,但以后会考虑发,但是现在有了200万粉丝,“做到这个量级就是为了让自己可以任性”。
她在南都时候做了大量人文城市的内容,也是鸡汤之外,自己的兴趣所在。在外国旅行,别人的残疾人设施完善地让她惊诧,她觉得这些都是“好内容”,未来都会考虑涉及。
但在积累粉丝阶段写这些,“那是作死”。
公号:为什么爆红的是我?
“(写公号文章)我们必须解决两大问题:第一,这件事与你有关,第二,这件事对你有用。”
在公号文章《如何写出阅读量100万+的微信爆款文章?》里,咪蒙如此总结新媒体写作的经验。
“选题要紧跟热点、切入点要独到、标题要能引发好奇且简单粗暴、观点能颠覆常识、文章能表达情感共鸣、能输出价值观……”
作为一个从报纸专栏时代一路写着博客和豆瓣杀出来的作家,她知道怎么在最短的时间抓取公众稀缺的注意力。
她忠于自己的写作之道和写作之术:写作之道是忠于写作,不欺骗,不迎合。写作之术是写作的能力。
她信奉“一万小时的努力”理论,意思是,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那么在这之前,你至少要为它努力一万个小时。
为什么自己的公号能成功,正是因为之前10几年的写作累积了这“一万个小时”。
过去,她把读过的好句子一条一条摘抄,然后敲进电脑。现在,电脑旁边放着小黑板,上面罗列着要写的题目。
爆红之后,她反而更加不敢懈怠“没有在出租车上、病床上、酒店大堂、机场候机厅......写过文章的公号狗,都不配谈什么粉丝量。”
广告:拒绝9个接1个
外人看来,已经拥有体量如此庞大的粉丝,咪蒙完全可以吃喝不愁。可事实是,她仍旧常处于焦虑之中。一切都是速朽的,她清楚一个账号保持持续的生命力的难度。
数据最有说服力,如果连续两三篇文章不好,关注度会立刻下降。
“现在是1小时之内,阅读量超过10万。标题更适合大众,二三十分钟会超过10万。”数据让迷蒙学着“敬畏”读者。
粉丝量上来了,广告商纷至沓来。咪蒙透露,目前公号广告价格每条已经20万,随着粉丝的增长,“未来可能会25万、30万。”
乍贫乍富倒没让一向自恃见钱眼开的咪蒙昏了头脑,接广告的原则就是不能损害到粉丝的利益,比如互联网金融产品,她自己不懂,所以担心推荐了粉丝会跟着赔钱,所以从来不接。
内容永远高于广告。在咪蒙心目中,读者比广告主重要的多。“只要伤害到我的读者,我立刻拒绝,一定要经受得住诱惑。”
拒绝的都是白哗哗的银子,但即使“心痛的要死”,该忍还是得忍。“任何行业就是走心。谁走心,读者爱谁。”
这些过程都被咪蒙写进文章里,成了与粉丝互动的绝佳素材。准确营销时代的到来让自媒体人有了空前的发挥空间,高频率的粉丝互动,让咪蒙能做到即使发条广告,也能有几千的点赞。
(“咪蒙牌”广告示例)
“因为我们走心。”很多人问她,商业广告的接入会不会担心平台变质,咪蒙担心的是自己能不能保持斗志写下去。
她坚信大众对于趣味的需求是永恒的,过去博客火,她在博客写,现在人们更依赖朋友圈,就在公号写,什么时候平台变了,她再换个平台就是。
她担心的不是平台,而是自己能不能生产好内容。而她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内容做到最好,一定是抢手货。”
咪蒙说,目前找上门来的广告商,被拒绝的占了9成,她给自己的上线是最多一个月10条广告,“需要考虑读者的感受”。
倒是读者比她更着急,有粉丝给她留言直接让她泪奔:咪蒙啊,看你接广告了反而很开心,这就证明你有收入了。
就是这种和粉丝类似琼瑶剧的玩法,却让广告商乐开了花,有次有个广告商跟咪蒙说,文章发出后暴涨的访问量让程序员们不得不通宵加班。
规划:成为一个好CEO之前不融资
三个月的时间让咪蒙缓解了现金流的压力,这期间,她还做了个重要的决定,离开深圳,作为大龄北漂继续创业。
当初的公司留下了8个人,大家一道北上。这时候咪蒙想的再也不是在祖国的南海边开个能对抗华谊兄弟的牛逼公司了,而是北京影视资源丰富,想找谁找谁,不用再像深圳一样,被个半吊子美工气半死。
然后像所有扎根北京的初创团队一样,租了一个三居室,没白天没黑夜的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但是有了深圳创业失败的经历,咪蒙也琢磨透了几条创业规律:
1,要把情怀变成问题,不要讲大情怀;
2,要把开放式问题变为封闭式问题;
3,项目要高度聚焦。
作为庄子的脑残粉,她也发现偶像的那一套在创业场上并不适用,创业不能整虚的,“必须务实”。而作为一家公司,最基础的使命就是“赚钱”。
她立志要成为一个好老板,“好老板跟员工谈钱,坏老板跟员工谈梦想。”、“一个公司连赚钱都做不到,没资格去谈情怀谈价值观“。
另外一点就是,过去的思路是,国内影视市场遍地都是钱,只要做到行业前十肯定能活的好好的。现在是,作为一家影视公司,要把自己的核心产品做到比同行业高10倍,“只有足够好,才能有话语权”。
她把所有的的经历都放在自己最为擅长也唯一擅长的内容上,写公号,以及打磨剧本,其他的一切,“都交给最合适的人去做。”
生意场是现实的,公司活不下去四顾无门,但“咪蒙”两个字从小众走向大众后,投资商也像潮水般涌来,“一个月平均二三十家,我算知道了什么叫天上地下。”
咪蒙的脑子再也不像过去那样热了,公号的经历告诉她,好内容才是抓住观众的唯一根本,尽管投资商蜂拥而至,但现阶段她并不打算融资。
“在成为好的CEO之前,融资是不负责任的。”咪蒙希望公司先发展为自己理想的情况,“比如先拿出市场认可的作品。“
作品的核心还是内容,咪蒙并不认同传统媒体人对“内容为王的时代结束了”的判断,恰恰相反,越是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越需要好的内容,“我的公号粉丝目前有213万,单条广告20万,写字的什么时候这么挣过钱?”
咪蒙的文章类型还是比较集中,好辨识,我分为3类,情感文,影评文,自我塑造文。
微信官方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情感是最受关注的一个类目。咪蒙恰恰就经常写情感,70篇文章里,有52篇都是情感方面,主要分为2个系列,感情观和感情答疑。
举几个例子
感情观(鲜明的观点引发共鸣):
《夫妻间最大的矛盾是什么?阶级!》
《为男人付出多少?底线是:你要输得起》
《最高级的浪漫,就是柴米油盐鸡毛蒜皮》
《只要前任老死不相往来,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感情答疑(找多数人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好奇和思考):
《异地恋怎么才能成功呢?》
《如何对付爱搞暧昧的男人?》
《记一件小事,什么时候该跟男人上床?》
接着是12篇影评文,
影评很重要的一点是:紧跟热点,有观点有态度。
从紧跟热点看:
港囧9月25日 上映,咪蒙9月28日 写了影评。
夏洛特烦恼、九层妖塔,解救吾先生9月30日 上映,咪蒙国庆期间也立刻跟进了影评。
从有观点有态度看:
追热点容易遇到一个大问题——大家都在追,内容一个模子出来,容易审美疲劳。
这时候另辟蹊径很重要,咪蒙在她文章中也分享过:切入点要独到,因为热点话题一出来,所有公号都会写,相当于命题作文啊,不能人云亦云。
在其他公号讨论港囧好不好笑,怀念里面的粤语老歌时候,咪蒙站在赵薇这个角色的立场,讲了一般人看不到的部分,讲了令人唏嘘的现实——《港囧:斗小三的正确方式是,你要有很多很多的钱》,阅读量很快就100万 +。
其他公号讨论夏洛特烦恼有多好笑时候,咪蒙冒出了一篇《夏洛特烦恼:男人为什么总想搞自己的初恋?》
另外2篇就更观点鲜明了,敢爱敢恨,有态度!
以至于招惹了很多九层妖塔的粉丝,也有人留言问她是不是收了杨幂的钱。这种事容易引发话题,争议,爱你的人爱你入骨,恨你的人黑你到死。
《完了,这次我骂不成杨幂了》
《九层妖塔》妖你妈啊!
...
最后一类,是个人形象的塑造。
咪蒙对自己形象的塑造有几个鲜明的标签,厨艺很好的吃货,又矮又胖,逗比的连续创业者,孩子他妈,花痴,编剧梦想...
从她写过的一些文章中可见一斑:
《我承认,我就是个没尊严的吃货》
《我,一个矮子的史诗》
《看书是我治疗自卑的唯一方法》
《80本最棒的幼儿绘本推荐》
《我是如何成功地把一家公司开垮的》
...
接地气有木有啊!
不是那种高不可攀的白富美,而是很平凡!却很努力!很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你我他!
一下子就拉近了亲近感和好感。
虽然我不认识咪蒙,但她的形象在我脑海里迅速建立起来了。当再去看她的文章时候,就感觉像在听一个好朋友讲故事。
除了塑造自己爱憎分明,努力,乐观的形象外,咪蒙在互动方面也做得不错。
遥记得仓老师说过,单向传播的公号价值不大,互动和内容2条腿走路。尤其在用户粘性,用户信任度的建立方面,互动真的很重要啊!
咪蒙在多数文章末尾,除了不忘打广告,一定还记得统一回答用户在后台的一些留言啊,关心啊!
当然,一定不止这么简单,就我看到的,她还在知乎上回答了与她有关的问题,诸如此类。还有很多,我未注意到的。
「 咪蒙为什么火了? 」
一个公号火了,无数的公号小编们一定都想,都在探究为什么是它火了,而不是我。
从公众号的定位,到公众号运营,我们逐层来看。
任何一个公众号要先想清楚自己的定位:你是谁,通过公众号向谁提供什么,有什么特点?即你的目标用户是谁?你能给他们什么价值?
更直白地说,你做公号时候,请想清楚别人凭!什!么!要收听你啊!
用户基于哪些原因去收听一个公众号?
(ppt内容来自仓老师分享)
大家可以对号入座看看,你满足了哪一条或多条?
有用:不论是新闻资讯还是一些增量信息,大家关注的一定是对自己有用的,比如天气,交通,美食...
有趣:微博大号冷笑话都上市了啊,看到有趣的巨大市场了吧。
共鸣:现在大家都很自我啊,不是想看你自high啊,而是想让你帮他们更高逼格去表达他们自己啊!共鸣就是 “和我有关”,“这不就是在说我嘛~” 必须转转转
我们看看咪蒙是怎么做到的:
有用:知心的情感姐姐有木有!教你如何花式恋爱啊
《女人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惊喜?》(潜台词:那些搞不懂女人的男人们还不快来看看)
《如何对付爱搞暧昧的男人?》(潜台词:遇到搞爱搞暧昧的男人别怕,我教你怎么对付!)
《十一长假宅在家里看什么剧?》(潜台词:十一长假没去旅游无聊?发啥呆呢,看这些剧啊!)
有趣:看完好想笑啊,好想分享啊,整个人都开心了
《我,一个矮子的史诗》
《我承认,我就是个没尊严的吃货》
《我是如何成功地把一家公司开垮的》
这是咪蒙的生活写照系,自黑的逗比欢乐多啊,很多人留言说看着看着笑着笑着就哭了啊
共鸣:尼玛!这写的明明是我啊!
《为什么我们要这么拼?》(那些正在奋斗的学霸,北漂们,必然转发)
《<康熙来了>教坏我们的那些事》(康熙迷们和伪康熙迷们一定转发了)
《当我说 “你吃饭了吗”,我说的是” 我好想你啊"》(那些在搞暧昧的人在默默转发)
安全感
不同人对 “安全感” 有不同理解,我的理解是,咪蒙通过自我形象的塑造,互动建立了用户对她的认识与信任,从而产生安全感。
其实咪蒙写文章时候一定不是按照这些方法去写,但是,传播度广的文章一定有规律和共性。
聊完了咪蒙70篇文章的内容及满足用户哪些需求后,说点公号运营方面的小不足吧(只是一种较常规的标准,你也可以说新奇特的公号就是要与众不同,不需要标准)
(图片截取西瓜君对公号的诊断)
发文不连续性:持续稳定的产出可以不断满足用户需求;
发文时间不固定:稳定的发文时间段,培养用户的主动阅读习惯;
配图随意:配图都是很有美感的插画,不过似乎和内容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些都是 “世俗” 的观点,你要有公号运营规划,有栏目规划,定期保质量输出相应内容...
对于屌屌的号,完全可以不屑一顾。
呵呵。
「 公众号之外,咪蒙还在哪? 」
你以为咪蒙只是公众号偶然火了吗?那可能有点天真了。
咪蒙新浪博客有416篇博文,最早的一篇是09年7月5日——《女人的祖先原来是男人的阴茎骨哦》,阅读量10000+。
豆瓣最早一篇文章是12年6月12日——《我的爸爸,要结婚了》,获得了4428个喜欢。
这些不都是点点滴滴的积累吗?
此外,咪蒙先后还出过3本书,多多少少有点原始粉丝吧。
(咪蒙新浪微博,豆瓣,知乎和博客的数据)
这么看来,你还觉得咪蒙是突然冒出来随便写几篇文章就一炮而红吗?
没有功底的积累,平均一篇文章2-5k,你以为写起来很容易吗?(当然,咪蒙的背后有可能是个团队在运作)
没有原始粉丝的积累,从0开始变得人尽皆知?呵呵,真的是这样吗?
扯远了,说回来,我想聊聊的是 “渠道”。
不论是咪蒙,还是很多公号运营者,承担的第一角色是——内容生产者。
做好内容并没有错,但只关注内容就不对了。
渠道也至关重要。
如果内容是1,渠道就是后面的0。
拿我举例吧,前阵我写了一篇文章《如何用互联网运营思维谈恋爱》,很幸运被张亮转发,阅读量600+,以往我在自己小号上发,阅读量大概50左右,翻了10多倍。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上,阅读量3000+,翻了60倍。
同样一篇文章,在正确的渠道下,能快速传播到它的目标用户人群。对你而言有了用户,对用户而言收获了有价值的内容。
在确定你的定位,用户及你拥有持续内容产出能力后,该认真思考通过哪些渠道去找到用户,传播内容?去熟悉,了解不同渠道的不同规则。
比如微信公号没有推荐位,需要靠用户主动去获取,传播,而今日头条就不同,根据你的内容标签匹配用户的兴趣标签,我没玩过今日头条,但看过一些文章大致意思说,头条更看重故事性,不同于微信偏向鸡汤系。
再比如,微博可能更偏向媒体属性,适合热点和娱乐性质短内容的传播等等。
不同渠道,一定是不同的玩法。
为什么咪蒙同时有微博,博客,豆瓣等发帖账号,却只在微信公号火了?
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咪蒙在微信公号文章阅读,评论数爆表,但是在豆瓣,新浪博客却寥寥。
——不是一模一样的内容吗?
因为,不同渠道有不同的属性,规则,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喜好。这些都影响着用户的使用场景,和内容的传播途径。
正是有了原始积累,加上对的内容(厚积薄发),对的渠道,才让咪蒙变成了很多人知道的 “毒舌”“偏激” 咪蒙。
对那些眼红,觉得可以抄一把,不费力气就搞个大号出来的人,我真心想说一句,乖,洗洗睡吧。
版权所有:黑谷软件
转载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5个月赚200万粉丝 网红咪蒙都写了什么
本文版权网址:/zhishi/yingxiao/20161125/210.html
免费试用
专注于汽车服务行业,10年行业经验,专业的汽车维修管理软件服务商